新聞中心首頁
織密就業保障網
援企穩崗 兜底幫扶 優化服務 提升技能
截至5月底
我市就業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
■城鎮新增就業3.16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3.9%,超時序進度12.2個百分點;
■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8萬人,完成80.8%,超進度39.2個百分點;
■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125%的目標任務
圖表策劃:聶楠 圖表制作:車璇
盛夏時節,捷報再傳。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聯合發文,我市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榮膺“2024年度河南省促進就業工作激勵市”,獲得1600萬元激勵資金。沁陽市、武陟縣同步獲評“河南省促進就業工作激勵縣(市)”。至此,我市成為全省激勵政策實施兩年來全部獲得激勵的省轄市,所獲激勵資金累計3800萬元,獲獎縣(市)數量及資金總量穩居全省首位,交出了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獲此榮譽,是市委、市政府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全力兜牢民生底線的生動實踐。2024年以來,我市將穩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來抓,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以重點群體就業保障為底線,通過援企穩崗、兜底幫扶、優化服務、提升技能四大舉措協同發力,織就一張堅韌有力的就業保障網。
政策紅利精準滴灌
企業發展信心倍增
我市始終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政策工具箱持續擴容升級。“真金白銀”的穩就業政策,源源不斷注入市場肌體:用好“企業紓困360”平臺,創新推行就業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機制,讓企業免申報即可享紅利。截至5月底,已為4500余家企業減征失業保險費1350萬元,發放職業培訓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見習補貼等共計5006萬元。
政策落地生根,離不開宣傳觸角的廣泛延伸。借力全省“萬人助萬企”和教育部“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月”活動,我市編印政策明白卡、“一圖讀懂”、口袋書,組織人員深入企業、校園、社區、廣場,將一次性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政策精準送達。報紙、電視、戶外大屏、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間等平臺同步發力,讓政策春風吹拂城鄉。
政策賦能最終服務于崗位擴容。我市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大力推進“三十工程”、“3+13+N”產業鏈群及“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以新質生產力開辟就業新藍海。建立就業影響評估機制,確保重大政策規劃與項目優先考量就業促進效應。同時,精準出臺“焦作市穩就業20條”“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5條”等地方政策,構建起強有力的穩就業政策支撐體系。
群體幫扶精準施策
民生底線兜實兜牢
我市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量身定制幫扶路徑,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面對持續增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我市打出“企業吸納為主+政策招錄為輔+新業態擴充+精準幫扶兜底”組合拳。343家企業通過“燕歸巢”“鳳展翅”等11場主題招聘及15場校園雙選會,吸納畢業生2100余人。1405個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向應屆生傾斜。蓬勃發展的新業態成為吸納就業生力軍,250家新業態企業帶動就業3.4萬人。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我市推出“1131”服務,實名制臺賬動態跟蹤服務實現100%,2024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3.5%,超省定目標且穩中有升。
農村勞動力就業堅持“就地就近+外出務工”雙輪驅動。線下招聘、就業大篷車下鄉進村;線上“焦作零工”小程序、農民工招聘專區累計發布崗位8.8萬個,1.5萬人達成就業意向。我市深化區域勞務協作,與連云港、溫州、青島等地簽約;今年連云港企業赴焦作招聘,7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點對點”輸送3501人外出務工。脫貧勞動力就業動態監測與公益崗托底并行,截至5月底,全市脫貧勞動力務工2.86萬人,完成目標的117.45%。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成果突出,“焦作隆豐革樂美皮革工”“沁陽紫陵皮筋頭飾工”等4個省級人力資源區域品牌及新增的4位省級品牌代言人,攜手擦亮了焦作勞務這張“金名片”。
1447名就業困難人員牽動人心。我市構建“三級聯動+月度更新”數據管理閉環,確保底數清、情況明;依托省“互聯網+就業創業”系統,實現“失業登記、就業援助、狀態記錄、動態退出”的全程服務閉環;建立公益性崗位信息發布和安置對象排序機制,今年以來利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1873人,發放崗位和社保補貼2320.35萬元,形成了堅實的兜底安置閉環。
對其他群體,幫扶同樣有力。我市組建了“巧媳婦聯盟”,361家基地及68家成員單位帶動1.8萬名女性就業;6家省級殘疾人幫扶基地帶動694名殘疾人就業,免費技能培訓助力新增就業1598人;編制退役軍人就業合作企業目錄,143家企業提供崗位,45場專場招聘達成就業意向1900余人。
服務網絡精準高效
就業生態持續優化
健全精準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是我市助力就業的“關鍵一招”。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服務網絡日益完善:線上,通過直播帶崗、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發布崗位4.9萬個,打造云端就業品牌;線下,新建改建57個零工驛站、18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新注冊零工5175人,發布零工崗位5.2萬個,4218人達成就業意向,便捷服務觸手可及。
我市創新建立就業信息發布閉環機制:社區每周收集崗位信息,市級平臺匯總后逐級推送至社區樓院群,隨后社區再反饋就業情況,形成了高效循環。該機制已發布崗位7.1萬個,促成就業6011人。企業用工保障機制同樣精準:人社系統開展“助企暖企”行動,為129家企業解決905人用工;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按季度發布,兩期征集427家單位的5488個崗位,為精準引才提供指引。
技能提升精準賦能
就業根基不斷夯實
技能是就業市場的“硬通貨”。我市持續推進“技能河南”建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為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輸送高質量技能人才,助力產業升級與高質量就業。
培訓精準錨定重點群體。我市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面向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開展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增強就業競爭力。全市現已培訓重點群體1.23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01萬人。培訓直擊企業需求,建立企業崗位需求與勞動者培訓意愿“雙清單”,按需對接培訓機構設置課程。今年以來,我市征集70余家企業6588個崗位需求、105個鄉鎮(街道)1.8萬人培訓意愿。
服務模式持續創新。我市推行“送培入鄉、送技進村”,將技能課堂開到群眾“家門口”;落實“訓前供崗”機制,要求開班前按1∶3比例提供崗位并組織洽談;開設“技能夜校”“寶媽課堂”,滿足特殊群體學習需求。
數據印證實干成效
民生畫卷溫暖人心
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就業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城鎮新增就業3.16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3.9%,超時序進度12.2個百分點;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8萬人,完成80.8%,超進度39.2個百分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17萬人,完成42.5%;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125%的目標任務;見習崗位征集2061個,完成51.5%,超進度9.8個百分點。
這張亮眼的“期中答卷”,是我市就業工作連續兩年獲得激勵的堅實基礎。3800萬元省級激勵資金的背后,是千家萬戶端穩的飯碗,是企業煥發的生機,更是焦作市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民心之穩的堅定決心與務實作為。
(記者 杜玲)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胡玉成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織密就業保障網
援企穩崗 兜底幫扶 優化服務 提升技能
截至5月底
我市就業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
■城鎮新增就業3.16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3.9%,超時序進度12.2個百分點;
■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8萬人,完成80.8%,超進度39.2個百分點;
■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125%的目標任務
圖表策劃:聶楠 圖表制作:車璇
盛夏時節,捷報再傳。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聯合發文,我市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榮膺“2024年度河南省促進就業工作激勵市”,獲得1600萬元激勵資金。沁陽市、武陟縣同步獲評“河南省促進就業工作激勵縣(市)”。至此,我市成為全省激勵政策實施兩年來全部獲得激勵的省轄市,所獲激勵資金累計3800萬元,獲獎縣(市)數量及資金總量穩居全省首位,交出了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獲此榮譽,是市委、市政府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全力兜牢民生底線的生動實踐。2024年以來,我市將穩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來抓,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以重點群體就業保障為底線,通過援企穩崗、兜底幫扶、優化服務、提升技能四大舉措協同發力,織就一張堅韌有力的就業保障網。
政策紅利精準滴灌
企業發展信心倍增
我市始終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政策工具箱持續擴容升級。“真金白銀”的穩就業政策,源源不斷注入市場肌體:用好“企業紓困360”平臺,創新推行就業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機制,讓企業免申報即可享紅利。截至5月底,已為4500余家企業減征失業保險費1350萬元,發放職業培訓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見習補貼等共計5006萬元。
政策落地生根,離不開宣傳觸角的廣泛延伸。借力全省“萬人助萬企”和教育部“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月”活動,我市編印政策明白卡、“一圖讀懂”、口袋書,組織人員深入企業、校園、社區、廣場,將一次性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政策精準送達。報紙、電視、戶外大屏、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間等平臺同步發力,讓政策春風吹拂城鄉。
政策賦能最終服務于崗位擴容。我市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大力推進“三十工程”、“3+13+N”產業鏈群及“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以新質生產力開辟就業新藍海。建立就業影響評估機制,確保重大政策規劃與項目優先考量就業促進效應。同時,精準出臺“焦作市穩就業20條”“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5條”等地方政策,構建起強有力的穩就業政策支撐體系。
群體幫扶精準施策
民生底線兜實兜牢
我市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量身定制幫扶路徑,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
面對持續增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我市打出“企業吸納為主+政策招錄為輔+新業態擴充+精準幫扶兜底”組合拳。343家企業通過“燕歸巢”“鳳展翅”等11場主題招聘及15場校園雙選會,吸納畢業生2100余人。1405個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向應屆生傾斜。蓬勃發展的新業態成為吸納就業生力軍,250家新業態企業帶動就業3.4萬人。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我市推出“1131”服務,實名制臺賬動態跟蹤服務實現100%,2024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3.5%,超省定目標且穩中有升。
農村勞動力就業堅持“就地就近+外出務工”雙輪驅動。線下招聘、就業大篷車下鄉進村;線上“焦作零工”小程序、農民工招聘專區累計發布崗位8.8萬個,1.5萬人達成就業意向。我市深化區域勞務協作,與連云港、溫州、青島等地簽約;今年連云港企業赴焦作招聘,7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點對點”輸送3501人外出務工。脫貧勞動力就業動態監測與公益崗托底并行,截至5月底,全市脫貧勞動力務工2.86萬人,完成目標的117.45%。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成果突出,“焦作隆豐革樂美皮革工”“沁陽紫陵皮筋頭飾工”等4個省級人力資源區域品牌及新增的4位省級品牌代言人,攜手擦亮了焦作勞務這張“金名片”。
1447名就業困難人員牽動人心。我市構建“三級聯動+月度更新”數據管理閉環,確保底數清、情況明;依托省“互聯網+就業創業”系統,實現“失業登記、就業援助、狀態記錄、動態退出”的全程服務閉環;建立公益性崗位信息發布和安置對象排序機制,今年以來利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1873人,發放崗位和社保補貼2320.35萬元,形成了堅實的兜底安置閉環。
對其他群體,幫扶同樣有力。我市組建了“巧媳婦聯盟”,361家基地及68家成員單位帶動1.8萬名女性就業;6家省級殘疾人幫扶基地帶動694名殘疾人就業,免費技能培訓助力新增就業1598人;編制退役軍人就業合作企業目錄,143家企業提供崗位,45場專場招聘達成就業意向1900余人。
服務網絡精準高效
就業生態持續優化
健全精準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是我市助力就業的“關鍵一招”。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服務網絡日益完善:線上,通過直播帶崗、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發布崗位4.9萬個,打造云端就業品牌;線下,新建改建57個零工驛站、18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新注冊零工5175人,發布零工崗位5.2萬個,4218人達成就業意向,便捷服務觸手可及。
我市創新建立就業信息發布閉環機制:社區每周收集崗位信息,市級平臺匯總后逐級推送至社區樓院群,隨后社區再反饋就業情況,形成了高效循環。該機制已發布崗位7.1萬個,促成就業6011人。企業用工保障機制同樣精準:人社系統開展“助企暖企”行動,為129家企業解決905人用工;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按季度發布,兩期征集427家單位的5488個崗位,為精準引才提供指引。
技能提升精準賦能
就業根基不斷夯實
技能是就業市場的“硬通貨”。我市持續推進“技能河南”建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為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輸送高質量技能人才,助力產業升級與高質量就業。
培訓精準錨定重點群體。我市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面向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開展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增強就業競爭力。全市現已培訓重點群體1.23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01萬人。培訓直擊企業需求,建立企業崗位需求與勞動者培訓意愿“雙清單”,按需對接培訓機構設置課程。今年以來,我市征集70余家企業6588個崗位需求、105個鄉鎮(街道)1.8萬人培訓意愿。
服務模式持續創新。我市推行“送培入鄉、送技進村”,將技能課堂開到群眾“家門口”;落實“訓前供崗”機制,要求開班前按1∶3比例提供崗位并組織洽談;開設“技能夜校”“寶媽課堂”,滿足特殊群體學習需求。
數據印證實干成效
民生畫卷溫暖人心
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就業主要指標全線飄紅,均超額完成時序進度:城鎮新增就業3.16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3.9%,超時序進度12.2個百分點;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8萬人,完成80.8%,超進度39.2個百分點;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17萬人,完成42.5%;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提前7個月完成全年125%的目標任務;見習崗位征集2061個,完成51.5%,超進度9.8個百分點。
這張亮眼的“期中答卷”,是我市就業工作連續兩年獲得激勵的堅實基礎。3800萬元省級激勵資金的背后,是千家萬戶端穩的飯碗,是企業煥發的生機,更是焦作市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民心之穩的堅定決心與務實作為。
(記者 杜玲)
總值班:程紅利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聶 楠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胡玉成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