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国产_天堂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国产精品99精国产_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日韩三级电影免费观看_亚洲精品乱码久久观看网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④ | 山高何為先
更新時間:2025/7/21 10:32:36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習近平

總編有約.jpg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系統部署,提出要奮力建設農業強省,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一起,圍繞“抓好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支撐”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陳學樺 劉一潔 吉小平

  山大而高曰嵩,嵩縣名副其實。

  中岳嵩山,脈起于此,“九山半嶺半分川”的地形,既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也一度困住了向外發展的腳步。

  如何破解與生俱來的“碎片化困局”?嵩縣的答案是因地制宜,靠山靠水靠人才,將零散資源轉化為規模優勢,以“片區化推進”做足增量,通過組團式整合實現系統性突圍。

  嵩縣田湖鎮張莊村將昔日的荒坡變成丹參基地,圍繞特色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記者 鄧放 攝

  從資源稟賦造就的劣勢到和美鄉村建設的先導,曾經的“窮山惡水”,變成生存發展的“自然銀行”,嵩縣為河南抓好鄉村振興樹立起樣板。

  找準腳下路

  辨山識勢,把地形短板變跳板

  “咱這多是丘陵地,以前村民種糧食都是靠天收,忙活一年落不下仨瓜倆棗,沒有年輕人愿意留在村里。”嵩縣城關鎮葉嶺村黨支部書記董廣聚談起從前的情況,語氣里充滿無奈。

  相較于平原地區,山區鄉村的耕地細碎化突出,農業組織化程度低,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鄉村發展的短板與約束眾多。嵩縣縣委書記辛俊峰認為,以片區化組團式推進鄉村振興,將具備產業關聯性、資源互補性的鄉鄰鄉鎮村莊整合規劃,推動三產融合,形成產業集群,可以提升整體競爭力。

  今年河南發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先導區名單,16個先導區覆蓋平原、丘陵、山區、盆地等不同地形,旨在成為政策、技術和模式的“試驗田”,嵩縣位列其中。

  等靠要,只能困于原地,辨山識勢、找準腳下路,才能打破發展困局。

  高海拔、易排水、無污染,紅土地里還富含鐵質,正是丹參的絕佳生長地。2021年初,董廣聚響應國家鄉賢返鄉創業政策回到葉嶺村,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將致富突破口鎖定在丹參這一特色種植上。

  上游對接中原藥谷科創園學技術,下游對接訂單協議市場穩銷路,曾經的撂荒地長出了“金疙瘩”。如今以葉嶺村為中心,丹參的片區種植面積已達到2.3萬畝,群眾畝均凈利潤可達4000元,而過去發展滯后的葉嶺村,也成功創建“五星”黨支部。

  “抬頭是山,低頭還是山。以前看山是愁,現在看山是寶。”站在丹參田邊,董廣聚眼里亮堂得很。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汪水,思路一轉天地寬。如今,那些曾被視作短板的山形水勢,在“種藥養牛搞旅游”的新思路里,都成了嵩縣獨一份的發展稟賦。2025年第一季度,嵩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2元,增幅達7.8%。

  必須往上走

  鏈上攀高,以工業思維做農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更是農民增收的堅實基石,而農業作為鄉村最核心的產業,出路絕不能局限在只談種地。“就農業說農業可不行,必須往上走,搶占科技高地,引入金融活水,拉長價值鏈條!痹卺钥h縣委副書記、縣長任慶鵬看來,這條“往上走”的路,核心就是用工業理念盤活農業,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工業化理念首先指向生產規;!八篝~大,有多大的水才能養多大的魚,要讓水變大,就得把分散的資源聚集起來!比螒c鵬打了個比方。為避免“撒胡椒面”,嵩縣以產業為紐帶推進集中連片發展,田湖丹參、大坪連翹、何村嵩胡等10個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接連建成,土地成了能增效益的發展資源。

  但規模化只是“往上走”的起點,要讓規模化真正提質,標準化是關鍵一步。嵩縣依托中原藥谷科創園建起7個創新中心,16個院士專家團隊駐場攻關,29項研發成果落地田間,31項“點餐式”科技服務精準送到農戶手上。圍繞中藥材GAP種植標準,標準化種植基地里實現了“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管理、智能化種植”,從選種子、施肥料,到采收,農戶都能得到科學指導。

  “以前種一畝算一畝,現在按標準化流程來,耕、種、收全是機械化,一畝地就增收700多元!贬钥h何村鎮黃村種植戶段西軍說起變化,語氣里滿是獲得感。

  標準化種出的優質藥材,在產業鏈后端真正實現了價值躍升。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現代化廠房整齊排列,智能溫控車間里,中藥材從原料變成中藥飲片;“中原藥谷”伏牛山交易中心里,中醫藥產品順著物流銷向全國;10萬噸中藥材冷鏈物流園更成了“穩價器”,讓中藥材不用急著賣,農戶實現效益最大化。

  把土地當資源,把種植當生產、把產品當商品。從連片的萬畝基地到標準化種植的田間,從加工車間的流水線到交易市場的實時行情,嵩縣從“賣原料”到“賣產品”,農業正沿著產業鏈一級級往上攀。

  萬仞登一步

  守綠生金,讓生態成永續動能

  鄉村作為生態安全屏障,其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的保護與修復,直接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生態是嵩縣的命脈,更是發展進程中不可松動的“安全扣”。

  陸渾水庫位于嵩縣東北部,是黃河二級支流伊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庫,兼具灌溉、發電和供水多重使命,聚水成湖,成就5萬畝水面的“高峽平湖”“中原洱海”。

  “家鄉的青山綠水是最吸引我的!标憸喓䱷|岸的陸渾鎮牛寨村,湖水漫到天際的藍,岸邊青草搖出的綠,還有老墻新畫里藏著的煙火氣,這眼前的風景喚醒了田利丹心里的鄉愁,她沒多猶豫,辭去上海的工作,回村租下那間面朝陸渾湖的老屋,牛飲茶館的招牌就這么掛了起來。

  為了護好這湖凈水,近年來,嵩縣堅定“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加快從“山城”到“湖城”轉變步伐,投資1.3億元開展環湖村莊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投資11.5億元實施二污遷建工程,完成陸渾水庫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及風險防控能力建設。

  “水里的魚蝦、天上的候鳥,都是最好的生態質檢員!睆泥嵵輥泶寺糜蔚挠慰偷增析握f。如今,陸渾湖觀測到的鳥類從186種增至273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達55種。

  守住“綠”,更要讓“綠”生金。嵩縣請來北京、香港設計團隊為陸渾湖“量體裁衣”,“一湖三環三組團”的規劃將環湖35個村莊串珠成鏈。老屋改造成的茶咖館、民宿里的陸渾魚宴……村村有特色、處處皆風景,讓“放松無極限,周末來嵩縣”成了河南文旅新風尚。

  如今,陸渾湖畔的生態紅利正轉化為富民實效。2024年,嵩縣環湖片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9.3%,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今年前5個月,近300萬游客打卡陸渾湖,“中原洱!鄙鷳B文旅新業態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山高路遠,擋不住奮進者鏗鏘腳步;山水萬程,攔不住開拓者行則必至。

  嵩縣在鄉村全面振興上先人一步的實踐,恰如攀登萬仞高山,方向篤定、信念執著,再高的山也能走出通途。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系統部署,提出要奮力建設農業強省,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一起,圍繞“抓好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支撐”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萬川明:未來五年,是河南發展厚積薄發、崛起倍增的關鍵階段。河南要奮力建設“五個強省”,其中首個就是農業強省。請您談一談,河南以哪些關鍵領域為抓手,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

  孫巍峰: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二是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壯大先進農機裝備產業鏈,提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強省建設。三是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實施鄉村富民產業和設施種植業發展行動,建設6大產業集群、18條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構建“豫農優品”培育運營機制,加快從“中原糧倉”向“國人廚房”“世界餐桌”邁進。四是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一體化規劃、田村一體建設、建管一體運營,片區化、組團式培育一批鄉村建設先導區,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萬川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河南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如何確保在高基數上,持續抓好糧食安全這個頭等大事?

  孫巍峰: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我們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一是向科技要糧。培育一批高產優質抗逆宜機收新品種,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推廣智慧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生產質效。完善農技推廣體系,集成應用關鍵增產技術。二是向管護要糧。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完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同時,緊盯關鍵農時,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科技服務。三是向防控要糧。完善干旱、洪澇、病蟲害等災害預警機制,科學防災減災。推進農村溝渠連通整治,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推行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防范暴發流行。建立農機裝備儲備和調用機制,提高應急防災能力。四是向市場要糧。落實產糧大縣獎勵、糧食最低收購價、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等政策,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提高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積極性。統籌做好糧食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推動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萬川明:“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焙幽显趭^力建設農業強省過程中,將從哪些方面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強省”與“富民”同頻共振?

  孫巍峰: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建設農業強省的中心任務,著力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收途徑,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一是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動縣域產業加快融入鄰近大中城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梯次向縣域轉移。推進鄉村產業鏈式盟式發展,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強化農產品產銷銜接,讓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錢。二是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工程、農民工技能提升行動,加大農村創業培訓和支持力度,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和勞務協作機制,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三是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四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大數據分析預警,健全幫扶政策“工具箱”,提升監測幫扶質效。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長久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 劉一潔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 闕愛民 杜君 劉磊 李建華 梁棟

河南日報.jp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調研行④ | 山高何為先
2025/7/21 10:32:36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習近平

總編有約.jpg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系統部署,提出要奮力建設農業強省,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一起,圍繞“抓好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支撐”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萬川明 陳學樺 劉一潔 吉小平

  山大而高曰嵩,嵩縣名副其實。

  中岳嵩山,脈起于此,“九山半嶺半分川”的地形,既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也一度困住了向外發展的腳步。

  如何破解與生俱來的“碎片化困局”?嵩縣的答案是因地制宜,靠山靠水靠人才,將零散資源轉化為規模優勢,以“片區化推進”做足增量,通過組團式整合實現系統性突圍。

  嵩縣田湖鎮張莊村將昔日的荒坡變成丹參基地,圍繞特色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記者 鄧放 攝

  從資源稟賦造就的劣勢到和美鄉村建設的先導,曾經的“窮山惡水”,變成生存發展的“自然銀行”,嵩縣為河南抓好鄉村振興樹立起樣板。

  找準腳下路

  辨山識勢,把地形短板變跳板

  “咱這多是丘陵地,以前村民種糧食都是靠天收,忙活一年落不下仨瓜倆棗,沒有年輕人愿意留在村里!贬钥h城關鎮葉嶺村黨支部書記董廣聚談起從前的情況,語氣里充滿無奈。

  相較于平原地區,山區鄉村的耕地細碎化突出,農業組織化程度低,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鄉村發展的短板與約束眾多。嵩縣縣委書記辛俊峰認為,以片區化組團式推進鄉村振興,將具備產業關聯性、資源互補性的鄉鄰鄉鎮村莊整合規劃,推動三產融合,形成產業集群,可以提升整體競爭力。

  今年河南發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先導區名單,16個先導區覆蓋平原、丘陵、山區、盆地等不同地形,旨在成為政策、技術和模式的“試驗田”,嵩縣位列其中。

  等靠要,只能困于原地,辨山識勢、找準腳下路,才能打破發展困局。

  高海拔、易排水、無污染,紅土地里還富含鐵質,正是丹參的絕佳生長地。2021年初,董廣聚響應國家鄉賢返鄉創業政策回到葉嶺村,與村“兩委”班子商議,將致富突破口鎖定在丹參這一特色種植上。

  上游對接中原藥谷科創園學技術,下游對接訂單協議市場穩銷路,曾經的撂荒地長出了“金疙瘩”。如今以葉嶺村為中心,丹參的片區種植面積已達到2.3萬畝,群眾畝均凈利潤可達4000元,而過去發展滯后的葉嶺村,也成功創建“五星”黨支部。

  “抬頭是山,低頭還是山。以前看山是愁,現在看山是寶!闭驹诘⑻镞叄瓘V聚眼里亮堂得很。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汪水,思路一轉天地寬。如今,那些曾被視作短板的山形水勢,在“種藥養牛搞旅游”的新思路里,都成了嵩縣獨一份的發展稟賦。2025年第一季度,嵩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0.2元,增幅達7.8%。

  必須往上走

  鏈上攀高,以工業思維做農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更是農民增收的堅實基石,而農業作為鄉村最核心的產業,出路絕不能局限在只談種地。“就農業說農業可不行,必須往上走,搶占科技高地,引入金融活水,拉長價值鏈條!痹卺钥h縣委副書記、縣長任慶鵬看來,這條“往上走”的路,核心就是用工業理念盤活農業,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工業化理念首先指向生產規;!八篝~大,有多大的水才能養多大的魚,要讓水變大,就得把分散的資源聚集起來!比螒c鵬打了個比方。為避免“撒胡椒面”,嵩縣以產業為紐帶推進集中連片發展,田湖丹參、大坪連翹、何村嵩胡等10個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接連建成,土地成了能增效益的發展資源。

  但規;皇恰巴献摺钡钠瘘c,要讓規;嬲豳|,標準化是關鍵一步。嵩縣依托中原藥谷科創園建起7個創新中心,16個院士專家團隊駐場攻關,29項研發成果落地田間,31項“點餐式”科技服務精準送到農戶手上。圍繞中藥材GAP種植標準,標準化種植基地里實現了“規;季帧藴驶芾怼⒅悄芑N植”,從選種子、施肥料,到采收,農戶都能得到科學指導。

  “以前種一畝算一畝,現在按標準化流程來,耕、種、收全是機械化,一畝地就增收700多元!贬钥h何村鎮黃村種植戶段西軍說起變化,語氣里滿是獲得感。

  標準化種出的優質藥材,在產業鏈后端真正實現了價值躍升。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現代化廠房整齊排列,智能溫控車間里,中藥材從原料變成中藥飲片;“中原藥谷”伏牛山交易中心里,中醫藥產品順著物流銷向全國;10萬噸中藥材冷鏈物流園更成了“穩價器”,讓中藥材不用急著賣,農戶實現效益最大化。

  把土地當資源,把種植當生產、把產品當商品。從連片的萬畝基地到標準化種植的田間,從加工車間的流水線到交易市場的實時行情,嵩縣從“賣原料”到“賣產品”,農業正沿著產業鏈一級級往上攀。

  萬仞登一步

  守綠生金,讓生態成永續動能

  鄉村作為生態安全屏障,其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的保護與修復,直接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生態是嵩縣的命脈,更是發展進程中不可松動的“安全扣”。

  陸渾水庫位于嵩縣東北部,是黃河二級支流伊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庫,兼具灌溉、發電和供水多重使命,聚水成湖,成就5萬畝水面的“高峽平湖”“中原洱!。

  “家鄉的青山綠水是最吸引我的。”陸渾湖東岸的陸渾鎮牛寨村,湖水漫到天際的藍,岸邊青草搖出的綠,還有老墻新畫里藏著的煙火氣,這眼前的風景喚醒了田利丹心里的鄉愁,她沒多猶豫,辭去上海的工作,回村租下那間面朝陸渾湖的老屋,牛飲茶館的招牌就這么掛了起來。

  為了護好這湖凈水,近年來,嵩縣堅定“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加快從“山城”到“湖城”轉變步伐,投資1.3億元開展環湖村莊供排水一體化建設,投資11.5億元實施二污遷建工程,完成陸渾水庫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及風險防控能力建設。

  “水里的魚蝦、天上的候鳥,都是最好的生態質檢員!睆泥嵵輥泶寺糜蔚挠慰偷增析握f。如今,陸渾湖觀測到的鳥類從186種增至273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達55種。

  守住“綠”,更要讓“綠”生金。嵩縣請來北京、香港設計團隊為陸渾湖“量體裁衣”,“一湖三環三組團”的規劃將環湖35個村莊串珠成鏈。老屋改造成的茶咖館、民宿里的陸渾魚宴……村村有特色、處處皆風景,讓“放松無極限,周末來嵩縣”成了河南文旅新風尚。

  如今,陸渾湖畔的生態紅利正轉化為富民實效。2024年,嵩縣環湖片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9.3%,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今年前5個月,近300萬游客打卡陸渾湖,“中原洱海”生態文旅新業態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山高路遠,擋不住奮進者鏗鏘腳步;山水萬程,攔不住開拓者行則必至。

  嵩縣在鄉村全面振興上先人一步的實踐,恰如攀登萬仞高山,方向篤定、信念執著,再高的山也能走出通途。

  “兩高四著力”大家談

  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就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進行系統部署,提出要奮力建設農業強省,抓好鄉村全面振興。本期“總編有約·‘兩高四著力’大家談”,邀請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與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萬川明一起,圍繞“抓好鄉村全面振興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支撐”這一話題進行交流。

  萬川明:未來五年,是河南發展厚積薄發、崛起倍增的關鍵階段。河南要奮力建設“五個強省”,其中首個就是農業強省。請您談一談,河南以哪些關鍵領域為抓手,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

  孫巍峰: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省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二是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壯大先進農機裝備產業鏈,提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加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強省建設。三是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實施鄉村富民產業和設施種植業發展行動,建設6大產業集群、18條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構建“豫農優品”培育運營機制,加快從“中原糧倉”向“國人廚房”“世界餐桌”邁進。四是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一體化規劃、田村一體建設、建管一體運營,片區化、組團式培育一批鄉村建設先導區,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萬川明: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河南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如何確保在高基數上,持續抓好糧食安全這個頭等大事?

  孫巍峰: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我們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一是向科技要糧。培育一批高產優質抗逆宜機收新品種,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推廣智慧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生產質效。完善農技推廣體系,集成應用關鍵增產技術。二是向管護要糧。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完善高標準農田管護機制,同時,緊盯關鍵農時,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科技服務。三是向防控要糧。完善干旱、洪澇、病蟲害等災害預警機制,科學防災減災。推進農村溝渠連通整治,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推行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防范暴發流行。建立農機裝備儲備和調用機制,提高應急防災能力。四是向市場要糧。落實產糧大縣獎勵、糧食最低收購價、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等政策,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提高政府抓糧和農民種糧積極性。統籌做好糧食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儲,推動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萬川明:“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焙幽显趭^力建設農業強省過程中,將從哪些方面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強省”與“富民”同頻共振?

  孫巍峰: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建設農業強省的中心任務,著力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收途徑,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一是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動縣域產業加快融入鄰近大中城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梯次向縣域轉移。推進鄉村產業鏈式盟式發展,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強化農產品產銷銜接,讓優質農產品賣上好價錢。二是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工程、農民工技能提升行動,加大農村創業培訓和支持力度,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和勞務協作機制,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三是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四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大數據分析預警,健全幫扶政策“工具箱”,提升監測幫扶質效。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長久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欒姍 劉一潔 整理)

  策劃:河南日報社編委會

  執行:屈芳 闕愛民 杜君 劉磊 李建華 梁棟

河南日報.jp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片免费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少妇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青青草成人在线 | 国产在线h| 青草av在线| 六月婷婷在线 | 日韩欧美专区 | 伊人av影院| 国产91清纯白嫩初高中在线观看 | 黑人精品xxx一区一二区 | 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免费精品 |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第一页 | 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91看片 | 综合久久网 | 天天射日日干 |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在线 | 国产一及片 | 国产视频黄色 | 两性免费视频 | 97精品视频 | 久久综合在线 | 久久久www| 婷婷综合激情 | 欧美69视频 | 中国一级黄色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 一级做a爱片性色毛片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月 | 日本公妇乱偷中文字幕 | 在线网站免费观看18 |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天堂影院 | 国产寡妇亲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